说起邓肯,几乎所有人都找不到黑点。他就像NBA世界里的室外高人,能力超凡,却又无比低调。在如今这个社交媒体时代,球迷与球星的距离被无限拉近,合影更是家常便饭,但与邓肯合影依然是难上加难的事情,因为他确实太低调了,难觅踪迹。
但最近,我们发觉邓肯变了,变得“浮躁”和“浮夸”了,到处与人合影,似乎一时之间变成另外一个人,与我们熟悉的样子有着强烈的反差。如果你去问邓肯为什么要这样,他肯定会说,我就愿意这样做,而且多多益善。
真的是多多益善。千万不要误会,邓肯还是那个邓肯,他之所以“变”了,完全是因为他在灾区。邓肯出生于美属维京群岛,而连续出现的飓风灾害,让邓肯的老家损失惨重,很多人流离失所,连吃饭都成问题。
从飓风出现开始,已经退休赋闲在家的邓大爷就积极投入到救灾工作中,筹款筹粮。回到老家,邓肯就犹如一座精神丰碑,鼓舞了很多老乡,纷纷找他合影。所以才出现我们上面所说的情景,对此邓肯表示,“只要能帮助到他们,能带给他们温暖,我就愿意去做。”
这就是邓大爷。当整个NBA都在声讨特朗普的时候,邓肯选择不参与其中,反而把精力集中在帮助灾民上面。从德州开始遭遇飓风侵袭开始,邓肯一直在积极奔走,这也符合他低调的特点,只肯默默做事,也不管有没有人知道,更不计较有没有媒体报道。尤其是老家(美属维京群岛)受灾之后,邓肯更是不遗余力,身赴灾区,送上关爱。
对于飓风,邓肯有着特殊的记忆。邓肯小时候在老家的经历,很多球迷都耳熟能详,比如说他曾经想做一个游泳运动员,目标是代表美国参加奥运会,但1989年飓风侵袭了美属维京群岛,导致岛上一片狼籍,游泳池遭到破坏,很多人转而去海里游泳,但由于恐惧鲨鱼,怕成为鲨鱼口中的食物,邓肯慢慢减少训练量,直至放弃。
邓肯的老家坐落于加勒比海,被称作美属维京群岛。不了解的人可能会纳闷,为啥非要在维京群岛前面加个美属。那是因为维京群岛分为两部分,一部分归属美国,一部分归属英国,所以为了区分,分别叫做美属维京群岛(United States Virgin Islands)和英属维京群岛(British Virgin Islands),而这背后隐藏的则是一段殖民史。
维京群岛最初居住的是阿拉瓦克印第安人,那要追溯到公元前100年,直到15世纪被加勒比人赶走。1493年,哥伦布发现了该处群岛,并将其命名为“圣乌尔苏拉与她的11000名处女(Saint Ursula and her 11,000 Virgin)”,简称“处女们(The Virgins)”。这个名称来源于圣乌尔苏拉殉难的故事,话说圣乌尔苏拉与11000名贞女跨越欧洲去罗马朝圣,回归途中经过科隆,被入侵的匈奴人所杀害。
16世纪早期,西班牙凭借强大的实力,将处女群岛变成自己的殖民地。随后,英国人、荷兰人、法国人和丹麦人也纷纷进驻该地区,抢占自己的地盘,并对原有的土著居民进行无情的屠杀。
维京群岛的变迁,正好映射了帝国主义殖民时代的发展过程,强国的兴衰起落,直接影响了维京群岛的归属。随着一系列的买卖和抢占,维京群岛最终主要由两个国家控制,分别是英国和丹麦。直到1917年,美国花了2500万美元买下丹麦控制下的群岛,归美国海军部管辖。从此时起,维京群岛正式形成维持到今天的局面,一部分属于英国,一部分属于美国。
对于美属维京群岛,美国官方的定位是海外属地,为美国“未合并领土”。像这样的“未合并领土”,美国还有四个,都是美国的海外属地。除了美属维京群岛(位于加勒比海)之外,另外四个分别是美属萨摩亚(位于南太平洋,是美国最南的领土,也是美国有人居住领土中唯一属于南半球的)、关岛(位于西太平洋马里亚纳群岛最南端)、北马里亚纳群岛(原是美国托管地,现属美国海外自治邦)和波多黎各自治邦(位于加勒比海)。
这五个海外属地,主权属于美国,属地的人民都是美国公民。虽然都是美国公民,但与生活在美国本土的公民相比,他们的权利受到一定的限制。
拿邓肯的老家来说,美国从1927年开始才正式给予美属维京群岛居民美国公民的身份,但他们不能在群岛上参加美国总统的选举,除非他们移居到美国本土生活。
1931年,美属维京的管辖权从海军部转移到内政部,由总统任命一个总督进行治理。直到1954年,维京组织法得到修改,这里开始有了真正意义上的行政机构。1970年,美属维京的总督开始民选,并设立了参议院(一共15人,由民选产生),之后又被允许选举一名无投票权的代表参加美国众议院,只在众议院的委员会有表决权。美属维京目前主要有三个政党,它们分别是维京民主党、维京进步共和党和独立公民运动党,前两个政党是美国本土民主党和共和党的附属。
虽说美属维京的居民名义上是美国公民,但他们的权利却与本土有着差距,因此被很多人看作是“二等公民”。不仅是美属维京,美国的另外四个属地都存在类似的问题,甚至有的比美属维京的地位更低一些,被人戏称“三等公民”。
我们无法揣测美国当时的动机,但从政治现实的角度看,这五个属地并不与美国接壤,不属于美国的州,虽然主权上属于美国,但更确切的说法是殖民时代遗留下的产物。
联合国就将美属维京列入了非自治领土名单。那么什么是非自治领土?它指的是在殖民主义统治下的殖民地和附属领土。《联合国宪章》把这类领土中建立了托管制度的托管领土以外者,称之为“非自治领土”。其人民尚未完全自治,对宗主国仍保有不同程度依赖关系。
其实美属维京也曾进攻过独立公投。1988年,美属维京计划对自身的政治地位进行公投,但后来由于那场毁掉邓肯游泳梦的飓风一拖再拖,这项计划被推迟到1993年。
1993年,美属维京进行了全民公投,当时有资格投票的人一共有39046人,但参加投票的人仅有10732人,比例为27.49%。其中8629人投票支持保持现状(占比81.6%),1421人投票支持成为美国的州(占比13.44%),525人投票支持独立(占比4.96%),另外还有157张无效票。
从投票结果看,大部分人都赞同维持现状,这背后的原因可能很复杂。从历史的角度看,美属维京已经归属美国100年,一直没有出现大的波动,没有激发变革的根本动因;从经济的角度看,美属维京对美国严重依赖,这也是很多属地都具备的特点;从现实角度看,只要移居到美国本土,美属维京的人就会彻底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美国公民,不再受任何限制。
不过要说明的是,这次公投因为没有达到投票人数占比至少50%的要求,所以公投的结果只能被宣布无效,但投票对比还是反映了美属维京民众的心声。在那之后,美属维京一直没有再进行过公投。
有的属地却并不像美属维京这么安分,比如波多黎各。1898年,美西战争爆发,西班牙战败,将波多黎各割让给美国。自从归属美国后,波多黎各就一直没安分过,多次爆发武装起义闹独立,但都遭到镇压。他们还甚至尝试过刺杀美国总统,那是1950年11月1日,被称作是波多黎各民族英雄的奥斯卡-科拉佐和格利斯里-托雷索拉刺杀杜鲁门失败,另外一些波多黎各民族主义分子在国会众议院走廊开枪,射伤了好几位众议员。
1952年,美国给予波多黎各自由联邦的地位,实行自治,但外交、国防、关税等重要部门仍由美国控制。后来,福特和里根都公开支持波多黎各成为美国的一个州,直到1993年进行全民公决,结果多数人支持保持自由邦的现状。后来,波多黎各多次进行公投,但多数人仍然支持维持现状。而到了2017年6月,波多黎各进行了第5次公投,这一次支持波多黎各成为美国一个州的人成为主流,但能否实现,还要看美国国会是否答应和批准。
当然了,波多黎各与美属维京的历史有着很大的区别,虽然都曾是殖民地,但人员构成与力量以及历史上对独立的渴望不可同日而语。
美属维京总面积351平方公里,总人口才10多万,约80%的人口为黑人和黑白混血种人(奴隶制的产物,原著居民遭屠杀,大量黑奴涌入),而波多黎各总面积9104平方公里,人口达到340万以上,76.2%为拉丁裔。
不过到目前为止,无论是波多黎各,还是美属维京,都还是美国的海外属地,状态并未改变。虽然历史很容易被人淡忘,但也许哪一天,邓大爷真的会坐着摇椅,跟孩子,甚至是孙辈儿讲述这些历史……相信我,他做的出来。
最后,抛开历史不谈,邓肯从一个二等公民,变成了美国式的传奇,这段动人心魄的过程,远远超越了政治和肤色,成为一种普世的成功学和价值观。